关于我们

Column List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电话: 0416-4673386

邮箱:gwxy@jzmu.edu.cn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路三段40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组织架构 >> 教研室 >> 正文

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教研室

来源:威廉希尔williamhill管理员   发布于:2022年04月19日 14:00 

 

教研室概况

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成立于2012年,由辽宁医学院原卫生学教研室从事职业卫生、卫生毒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所辖学科包括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等。承担《预防医学导论》、《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预防医学综合实验》、《预防医学》、《Community Medicine》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共参编教材12本。学术研究方向主要为环境与健康、药物毒理、神经毒理等。承担各级科研、教学课题20余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60余篇。

教研室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助教2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5人,硕士2人。

教研室团队一览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学历

学位

王莹

1975.03

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教授

研究生

博士

孟佳

1981.03

科研副经理

副教授

研究生

博士

吴洁

1983.10

教研室副主任

副教授

研究生

博士

闫冬莹

1989.05

预防医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副教授

研究生

博士

曾馨宁

1993.05

副教授

研究生

博士

马智星

1993.05

助教

研究生

硕士

高晶晶

1996.11

助教

研究生

硕士

 

 

 

教研室成员简介

王莹,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1998年锦州医学院本科毕业,获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锦州医学院硕士毕业,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获卫生毒理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数学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承担《卫生毒理学》、《预防医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物毒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教研项目2项,主持省级一流课程建设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科研项目6项,参加省级教研课题3项,参加省级一流课程建设2项;曾参加新药研发工作,获批新药证书2项,荣获辽宁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3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参编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共7部;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获评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williamhill优秀研究生导师。

 

吴洁,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10年获中国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18年获中国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承担本科《职业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和《卫生学》教学任务,近五年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发表教学文章1篇。科研方向主要为外源化学物神经发育毒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在研);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文章2篇。(①Jie Wu, Jinghua Yang, et al. Lanthanum chloride causes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 through intracellular calcium-mediated RhoA/Rho kinase signaling and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 Metallomics, 2020 Dec 23;12(12):2075-2083. IF(2020): 4.526, 二区;②Jie Wu, Jinghua Yang, et al. Lanthanum Chloride Impair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tegrity by Reduction of Junctional Proteins and Upregulation of MMP-9 in Rats. Biol Trace Ele Res, 2019,187(2):482–491. IF(2019): 2.639, 三区。)

 

孟佳女,博士,副教授williamhill威廉希尔williamhill副经理,分管科研、学科及研究生工作。《环境卫生学》课程负责人,主要承担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环境卫生学》、《预防医学》等本科教学任务。研究方向为环境物理因素蓝光暴露对代谢相关疾病引起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委员,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分会理事,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辽宁省科技厅项目4项,发表SCI文章4篇,三类文章1篇,主编参编国家级教材2部,出版学术专著1部。近五年获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2项,校级教改课题2项,发表教学文章3篇。指导员工参加第十届中国老员工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预防医学专业赛道)或赛区三等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指导4名本科生参加第一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创新大赛获优秀奖;williamhill2023年度服务育人标兵。

 

闫冬莹,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隶属于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现任威廉希尔williamhill预防医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2012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15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2019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博士学位。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本科生、职工的《预防医学综合实验》、《环境卫生学》、《卫生学》、《Community Medicine》等教学任务,现任环境卫生学杂志青年编委。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环境重金属神经毒理学研究,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研),williamhill博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1项(在研),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6篇英文文章发表在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等英文杂志(累计影响因子23.5),发表中文核心杂志1篇,入选辽宁省第十四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

 

曾馨宁,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21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职业性肺疾病,能量代谢方向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区小区1区TOP期刊2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1项,及williamhill博泽青年托举项目1项。并于2023年获得williamhill“科创引航工程”优秀个人。现进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John.R.Speakman研究团队深造。教学方向主要承担《职业卫生学》、《预防医学》、《Community Medicine》等教学任务。




马智星,,助教,2017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20年获广西医科大学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学位,2020年12月22日入职于威廉希尔williamhill,现为广西医科大学在读博士。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篇。

 


 


高晶晶,女,助教,2019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22年获沈阳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2022年入职威廉希尔williamhill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

 




上一条: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下一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关闭